澄迈罗驿村:淳朴的民风,浓厚的孝道文化

发布时间:2019-11-16 22:24:16 作者:

澄迈罗驿村。

罗驿村位于海南澄迈县老城镇白莲区境内,据考证,该村已有上千年历史,其所在地在宋代时是海南往西行的驿站,罗驿村的村名也因此而来。2019年7月28日,罗驿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罗驿村,古时称倘驿。古代的驿站,是传递朝廷文书或转运官物的人中途更换马匹、住宿的地方。汉制三十里置驿。倘驿,就是当时在琼州西道罗驿村现址上的一个驿站,后聚居遂而成村,改名罗驿。

罗驿村李氏入村始祖李文英,乃为乡贡进士,原籍琼州万安县(今万宁市)人,于南宋末年间(1265-1279年),游学澄邑,在罗驿村设学塾,便定居于倘驿。据村民历代相传,李文英在驿村教学时,有天下午,几个学生迟到,遭到教鞭体罚,学生诉其原委称,在山塘洗澡时,看见几只大乌龟背着一只死乌龟,后面还有九只小龟排成一行随跟,向村后的松林山爬去,他们觉得好玩就跟着看,最后看完死乌龟被众活龟埋葬,才返回学堂,所以迟到了。李文英感到此事惊奇,便掏钱给学生,买几支甘蔗,顺着原路一边走一边吃,直到死龟埋葬之地再返回。李文英计上心头,趁路人少的时候,按路上丢下的蔗渣,找到松林山上,并在周围作上记号。事后嘱咐儿子,在他百年之后葬此“风水宝地”。果然,李氏后人丁旺家兴,人才辈出。

村中尚有纪念明永东辛卯科举人李惟铭的“文奎坊”,纪念明景泰癸酉科举人李金的“步蟾坊”,以及纪念李恒谦遗孀重文兴教出资所建文昌阁等,村内还有“道乐塔”、“南翠桥”、“马蹄井”等众多古迹。

罗驿村至今还保存民房古石屋120多间,村中道路,均为石铺,也是村古时官员李恒谦带头捐资所建。此外,村中自元朝以来建有各支祖祠13间,其中清雍正元年(1723年)所建李氏宗祠规模最大,共有三进,每进均为五贴屋,配有雨廊和厢房,建筑面积达1900平方米,1919年“澄江书院”迁办于宗祠内。清朝嘉庆壬申年(1812年),海南唯一探花张岳崧告养回定安县高林村故乡期间,受罗驿村友人李莹亭的邀请,来访罗驿村,并在李氏宗祠里为当地学子讲课授业。当张岳崧听到村中孝子李朝钦的故事,后来在他主编的《琼州府志》中,收入了他所写的《李孝子歌》。此外,张岳崧为罗驿村撰写了《李氏合族谱序》、《澄迈罗驿李氏祠堂记》、《茂春李翁八秩大庆》、《元哲太翁李老先生大人像赞》,并专门为这座李氏始祖祠题写“万叶枝柯”匾额和对联:
祥自宋开,膺岁荐,登贡书,有创有垂于今为烈;
族从元茂,守边陲,任民社,乃文乃武振古如兹。

自古以来,罗驿村人才辈出,这与其尊师重教是密不可分的。早在元明时代,村民就竞相送子到外县求学,这些人回来后在村里设学馆招徒,教授学业,培养人才。

罗驿村建于南宋时期的1256年,是古代琼岛西线的驿站,古称倘驿。据史料记载,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被贬海南,从澄迈老城上岸后,前往贬黜地儋州,就曾在罗驿落脚休息。走进罗驿村,明代的牌坊、清代的宗祠,环日、月、星叁潭鳞次栉比的火山石屋、古道、老井,俯拾即是的文物和数处不可移动文物古迹。罗驿古村落呈现出的玄武岩般的沧桑厚重感和榕树下休憩嬉戏的村老稚童相映成趣,从某种意义上说罗驿村已成为澄迈丰厚历史文化遗存的样本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宝贵资源。

罗驿村李氏入村始祖李文英,乃为乡贡进士,原籍琼州万安县(今万宁市)人,于南宋末年间(1265-1279年),游学澄邑,在罗驿村设学塾,便定居于倘驿。据村民历代相传,李文英在驿村教学时,有天下午,几个学生迟到,遭到教鞭体罚,学生诉其原委称,在山塘洗澡时,看见几只大乌龟背着一只死乌龟,后面还有九只小龟排成一行随跟,向村后的松林山爬去,他们觉得好玩就跟着看,最后看完死乌龟被众活龟埋葬,才返回学堂,所以迟到了。李文英感到此事惊奇,便掏钱给学生,买几支甘蔗,顺着原路一边走一边吃,直到死龟埋葬之地再返回。李文英计上心头,趁路人少的时候,按路上丢下的蔗渣,找到松林山上,并在周围作上记号。事后嘱咐儿子,在他百年之后葬此“风水宝地”。果然,李氏后人丁旺家兴,人才辈出。

村口有两个紧挨着的大湖,村民称太阳湖和月亮湖,清澈明净,水波荡漾。这对相依相偎的大湖,犹如古村明亮的双眼,静静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罗驿村古迹胜景很多,有《李氏族谱》中的八景诗为证。八景诗曰:“清溪萦绕”,“文阁大观”,“松林明月”,“宝塔峥嵘”,“科第高坊”,“月池绿波”,“佛岭村社”,“仙姬引泉”。有些古迹被毁,但仍有遗迹可查,是琼北文化不可多得的活化石。

月亮湖边的村道上矗立着为彰表明朝举人李金的“步蟾坊”。古人时常用蟾宫折桂,比喻考中进士,用步蟾、步月来比喻中举人。这个牌坊还藏着一个故事。

据《正德琼台志》记载,建“步蟾坊”的是李金的父亲李惟铭。相传,李金的父亲就曾中举,朝廷恩敕“文奎坊”一座屹立于古驿道一侧,而李惟铭为鼓励儿子李金努力读书,便承诺李金,若能够高中举人,便在东边建一座更大的牌坊。李金不负父望,考取举人,父亲也没有食言,建造了“歩蟾坊”。父子俩同为举人,也成为了罗驿村的一段佳话,更激励着后人勤学苦读。

村中除“步蟾坊”和“文奎坊”外还有清李苏氏“節孝坊”。相传,雍正末年,长发村苏氏嫁入罗驿村,新婚之夜丈夫离开人世,年仅22岁的苏氏守节孝敬公婆,于是村中父兄奉旨集资兴建起这座孝节坊。

宋绍圣四年(1097年)5月,已经62岁的苏东坡,再次被贬到孤悬海外的琼州。当年6月,澄迈成为苏东坡登临海南的第一站,也是他3年后离开海南的最后一站,或许他也曾在此休憩过夜,以致人们把此路尊称为“东坡路”。

八景之一“仙姬引泉”来自一个传说:梁武帝大同中(约公元540-541年),冯宝和冼夫人统率大军,第二次渡海登上朱崖岛(海南岛)平乱。一次行军作战途经罗驿村,午时屯兵造饭,没有水源,冼夫人坐骑白马一声长鸣,腾空而起,足下石头下沉,一股泉水喷涌而出,士兵得以取水做饭。后来,村民在泉水流经之处挖了9口井。

罗驿村至今还保存民房古石屋120多间,徜徉在这安静清幽的世界里,满眼是灰色,显得古朴而沧桑。

由于当时交通不便,村民就地取材,采用万年火山岩堆砌石屋。这些石头大小不一,精工细琢、形状各异,但堆砌起来的外墙显得独特,艺术性较强。

伴随着古迹长寿的还有村里的老人,现在这里的百岁老人占比是国内其他地区的43倍、德国的6倍,是名副其实的"长寿村"!曾经有50多名记者走进罗驿村采访,偶遇百岁老人骑车去砍树,这让见惯了稀奇事的媒体人称奇羡慕不已。

至于长寿的秘诀,优良的生态环境,淳朴的民风,浓厚的孝道文化,如此等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