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兴隆咖啡:浓郁芳香,不沾杯,味道微苦而香

发布时间:2019-12-04 12:53:20 作者:

万宁兴隆咖啡。

兴隆咖啡,海南省万宁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兴隆咖啡位于海南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兴隆华侨农场,是在1953年,当时海南兴隆华侨农场刚刚成立不久,为了实现“以短养长”的做法,也就是用咖啡、香茅、水稻等短期作物收入来弥补橡胶等长期作物收入,兴隆的归国华侨们从海外引进咖啡种植。

2007年12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兴隆咖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兴隆咖啡树属于茜草科多年生木本植物,属中粒种咖啡(在国外称罗拨士升种),一般树高3—5米,其叶子呈长卵形,花白色,叶茂盛。

兴隆咖啡豆咖啡颗粒大,果子成串,成熟呈深红色,有香味。脱皮的咖啡豆圆滑光洁、品质优良。

兴隆咖啡粉精选兴隆咖啡豆为原料,采用先进设备,科学配料,精工特制。咖啡粉呈深褐色,浓郁芳香,不沾杯,味道微苦而香,饮后回味无穷,余香持久,营养丰富,含有咖啡碱、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蔗糖等9种营养成分。

兴隆咖啡是焙炒咖啡,之所以名扬中外,久盛不衰,是因为兴隆咖啡的焙炒技术,是在继续东南亚传统焙炒工艺的基础上,经过两代咖啡人几十年不断的锤炼和提高,形成了一套既原始又充满神秘色彩的焙炒技术,使兴隆咖啡的饮料在颜色、芳香、口感上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同样的焙炒工艺技术,离开了兴隆中粒种咖啡豆,其焙炒出采的咖啡粉口感大不相同。

兴隆咖啡的主要原料是兴隆地区生产的中粒种咖啡豆,加上适量的食盐、奶油、优质白糖等到配料。其主要加工工艺是:先把精选过的定量的咖啡豆放到特制的铁锅中焙炒,当锅中温度和咖啡豆的熟度达到一定的“火候”时(这是炒咖啡师傅十几二十年炼成的功力),用风扇吹去种皮,并依照工艺程序依次加入配料,充分搅拌均匀,再用小炊火炒至豆粒“够火”后,迅速取出并立即用风扇吹使其冷却,然后磨碎即成咖啡粉。

中国咖啡种植历史悠久,至已近100年,最先引进栽培的是台湾省,其次是海南岛(省)。万宁市最早种植咖啡是在民国初期,华侨先后从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带回咖啡籽,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植。

20世纪50年代初,万宁县咖啡种植面积仅有百亩左右。为安置归国华侨,中央政府在万宁东海岸太阳河畔创办兴隆华侨农场,开垦荒地,发展经济。由于归国华侨中的许多人,在国外有种植和饮用咖啡的习惯,他们将这种传统和习惯带到兴隆,并逐步影响了当地民众,从一家一户、房前屋后的种植,发展到集体经营。

1952年初,万宁创办兴隆华侨农场咖啡加工厂。

20世纪50年代中期农场开始大规模种植兴隆咖啡。

1954年,农场从马来西亚引种中粒种咖啡,开始加工咖啡粉,虽然产量不多,但兴隆咖啡已经名声在外。

20世纪70年代,兴隆咖啡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

20世纪80年代,农场对兴隆咖啡品种进行选种,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使咖啡干果从原来的每公顷产量450千克提高到1200千克以上,有的达到1300千克。从此,兴隆农场成为海南兴隆咖啡生产的主要基地。

1985年兴隆农场招商引资,与香港公司联合办起海南第一个咖啡出口基地,并从巴布亚、新几内亚引进35万粒优良种子,种植面积达4200多亩,总产达70多吨。
全市种植兴隆咖啡总面积达1万多亩,年产咖啡达2000吨左右。

兴隆咖啡曾多次参加国家、省级食品、饮料展销会。荣获最佳产品、优质产品称号。

1988年,兴隆咖啡在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银牌奖。

1990年,兴隆咖啡海南省工业物质交流会被评为优秀产品。

2007年12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兴隆咖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兴隆咖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海南省万宁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兴隆咖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万府函〔2005〕43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海南省万宁市以兴隆华侨农场为中心及其周边的南桥镇、长丰镇、牛漏镇、三更罗镇、礼纪镇现辖行政区域。